購物車 0

心理動力學簡介


心理動力學的創始人是弗洛伊德,他生於奧地利,是一個神經精神病醫生。他提出人格結構包括三方面,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他認為“本我一是處於無意識的最深層,是行動的源泉。“自我“的作用在於指導行為采取社會容許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一個根據社會行為標準和要求,在人的內部世界中起作用的,由父母和師長的指示所形成的結構。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本能行為是心理活動積極性的源泉。他指出,人類本能行為是隨著生物的進化,由祖先遺傳下來的。在人類社會裡,人自誕生以來,凡是原始的沖動不可能象動物界那樣隨便地顯示出來。它總是受社會的壓抑,被迫抑制自己的本能,把它排斥在意識之外。但它並未完全消失,只是不能正常地表現在意識活動中。這些本能欲望仍保存在潛意識中,它仍然是最大的動力源泉,繼續在控制個體的行為。

弗洛伊德理論從它誕生後的幾十年中,在西方很流行,一直影響著有關人格問題的研究。古典的弗洛伊德學派把人的心理發生看成是一種非理性的,由黑暗本能統治著的,甚至認為人類各種文化形式和復雜的行為都是由本能欲望推動的。這是極端錯誤的。但是他提到的無意識問題卻為心理學的研究,特別是病理心理的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

心理動力學派的學者在研究人格時多采用投射法。他們認為投射方式的測驗工具,對內隱的行為或潛意識特別敏感,能引起許多廣泛而多維度的主觀反應,並使受試者常常在不完全覺察到的情況下,能引發出豐富的反應資料來。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常見社交病態心理

下一篇文章:八大素質讓你前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