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攝護腺炎的個性

嚴重威脅男性健康的攝護腺疾病主要包括攝護腺炎、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癌。攝護腺炎已成為男性的常見病、多發病。攝護腺炎流行病學最新研究顯示,25%-50%的男性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慢性攝護腺炎,約近半數在人生某一階段遭受到攝護腺疾病的困撓。

全球發病態勢 據WHO統計,攝護腺炎發病率逐年增高。六七十年代,慢性攝護腺炎發病率為10%,30年後增加近3倍。目前,>60歲的老年人約50%患有攝護腺疾病,>70歲發病率高達88%。

台灣發病趨勢 目前,攝護腺炎已是我國影響男性生殖系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國>20歲男性慢性攝護腺炎患病率為31%-40%,其就診率為泌尿外科門診患者的25%,其中<50歲組占首位,≥50歲組居第二位。急性攝護腺炎發病率1‰。

攝護腺的慢性炎症可促進攝護腺增生並誘發攝護腺癌。

攝護腺炎的患病特點

年齡特點 急、慢性攝護腺炎高發年齡25-40歲,<25歲發病率隨年齡遞減而降低。近年慢性攝護腺炎發病年齡有提前趨勢,最年輕患者為15、16歲的青年學生,20-25歲越來越成為高發年齡。45-50歲男性機體功能開始退化,激素水平降低,攝護腺炎發病率下降,而良性攝護腺增生症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明顯升高,達50%以上。攝護腺癌高發於>60歲的老年人群。

地域特點 我國內陸攝護腺疾病的地區分佈特點為:沿海地區發病率>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城市>農村,但並非絕對。

職業特點 如司機特別是長途汽車司機患病率高,與其久坐少活動,又長時間不能排尿、喝水少等有關。久坐辦公室的“白領”、“伏案工作者”等患病率也較高,除上述原因外,尚與工作繁忙、精神緊張有關。野外和水田作業者患病率也不低。

攝護腺炎的主要病因

病原體感染 攝護腺炎發病的主要病因是病原體感染。感染主要途徑:經尿道逆行感染,血行感染和經淋巴系感染。男性青壯年正處於性功能旺盛期,性興奮刺激易致攝護腺反復充血,誘發炎症。此期也是攝護腺分泌最旺盛時期,這為細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若疏於個人衛生、不潔性交、頻繁手淫及包皮過長等,可造成尿道內細菌繁殖,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感染時,病原體就可進入攝護腺,造成急、慢性炎症。

不良生活習慣攝護腺疾病發病率與男性雄性激素、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及生活方式有關,與酗酒、大量吸煙和食用辛辣食品及大量動物脂肪,特別是紅色肉類等不良飲食習慣有關。以肉奶制品為主食的約砲美國家攝護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以米菜為主食、喜食豆類和白色肉(如魚、雞、兔肉等)的台灣和日本等國家。

環境因素 僑居美國的華人和日本人攝護腺癌發病率高於本國同胞,台灣男性攝護腺癌患病幾率<2/10萬,是德國的1/25,但移居德國後優勢逐漸喪失,說明其發病受環境因素影響。

時間分佈 秋冬季是攝護腺疾病主要犯病時期,尤其是秋冬之交,應為治"標"時節。夏天是發病淡季,但卻是治"本"的最佳時間。

藥物對攝護腺炎的治療僅能起部分作用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倡導健康膳食,緩解緊張情緒,解除心理壓力等是不可忽視的綜合治療環節。消炎止痛和α受體阻滯劑可緩解疼痛,應用物理療法(按摩、引流、理療)輔助抗炎。

不開刀非手術治療攝護腺疾病的突破

場效消融治療可以更徹底迅速,高能聚焦電流場直接作用於*攝護腺部位,跟*生物電結合產生場效應,只需要治療一次,配合一定的輸液可以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另外場效應對攝護腺增生也有特效,是目前治療攝護腺疾病國內最前沿的技術。

主要致病病原體 以往慢性攝護腺炎的病原體多為G-需氧菌,如大腸埃希菌或其他腸桿菌科細菌,少數為淋病奈瑟球菌。慢性者亦可為腸球菌屬感染或為數種病原菌感染。近年G+菌及衣原體、支原體和銅綠假單胞菌越來越成為其重要病原體。

攝護腺深藏於男性盆腔內,又有三層堅韌包膜類脂膜構成攝護腺腺泡與微循環間的攝護腺-血屏障,一般藥物很難穿透包膜進入腺體,因此對攝護腺炎的治療較為困難。


上一篇文章:攝護腺炎患者的婚姻大事

下一篇文章:尿頻尿痛不是攝護腺炎的硬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