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心理問題誘發身心疾病

台灣科學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歷時多年,對500多個班、兩萬多名學生進行測試所得出的結果表明:當今中學生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近日,記者就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以及中學生心理問題常見症狀等問題采訪了王教授。

王教授告訴記者,有資料表明,當前引起各種疾病的原因中有百分之七八十與心理因素有關。其中主要由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患者已占總人口的1/10,這些人易患的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某些皮膚病等等。由此可見,不良心理因素對健康危害不亞於病菌,而良好心理因素對健康的作用則勝過保健品。

王教授指出,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心理測量量表上一般有以下一些依據:一是情緒是否穩定而愉快,這是衡量的核心標準;二是智力是否正常;三是思想和行為是否統一,如不統一就是有病的表現;四是反應要適度,反應過快或反應遲鈍都不健康;五是人際關系是否協調;六是年齡是否符合心理年齡特征。

從王教授對上萬名學生所做調查得出的結果表明,中學生心理問題有以下一些常見症狀的表現:有強迫症狀的學生總在想一些沒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該怎麼辦;總是反復檢查作業做得對不對:女生總擔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齊,總要照鏡子。王教授認為學生的這種表現與學校過分追求分數所造成學生刻板。謹慎的個性有關。

人際關系敏感方面有問題的學生總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當別人看他或議論他時總感覺不痛快;有人與異性在一起時感覺不自在。
有敵對傾向學生的表現是常發脾氣,摔東西、大叫;常與人抬杠有理不讓人無理攪三分;有摔東西的沖動;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執傾向學生的表現是總感覺自己想法和別人不一樣;總覺得別人在占自己便宜;總覺得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覺得大多數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難與他人合作。

有抑鬱問題的學生的表現是總感到苦悶、無精打采、提不起勁兒,嚴重的可能有自殺念頭。

有焦慮傾向學生的表現是總感到莫名的緊張、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理煩躁。不踏實。王教授指出,造成這種問題的最明顯的原因就是應試教育。

測試結論中學生問題最多的要數學習壓力感,有1/3的學生存在這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些學生感到負擔太重。王教授說;這也是造成其它心理問題的-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適應不良問題的學生的表現是不喜歡學校的課外活動,對學校生活不適應。這些在高一和初一學生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因此學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幫助學生克服不適應性。

有情緒不穩定問題的學生比例僅次於學習壓力感,其表現是心情時好時壞,學習勁頭時高時低,對父母、老師一會兒親近一會兒疏遠。

有心理不平衡問題表現是看別的同學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錢或穿名牌服裝時就覺得不舒服。另外總感覺老師和家長對自己不公平。

王教授強調指出,一些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以為孩子只有感冒發燒是才是得了病。發脾氣、摔東西時就不是病。其實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方面和身體健康兩方面組成,家長應對照自己孩子有上述心理問題方面的表現,切不可等閑之。


上一篇文章:讀懂上司的眼神

下一篇文章:找老婆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