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巧擇食物調情志

民以食為天,人類依賴各種食物提供的能量維持生命。然而,你知道嗎,人的情緒也與自己的飲食有關,甚則可以巧妙地選擇合適的食物,來調節不良的情志狀態。 出家人清心寡欲,與世無爭,六根清靜,修身行善,一心修道。研究表明,這與他們常年素食有一定關系。他們血液裡5一羥色胺這種化學物質含量極高,該物質能使人的神經松弛,遇事心平氣和,有助於培養他們積德善的心理。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以肉類、奶酪等為食,他們血液中兒茶酚胺含量較一般人高。原來他們的食物中,含有長的含硫氨基酸,到了體內則合成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對下丘腦交感神經起興奮作用,經大腦深處的情感反應區反饋在大腦中,產生喜悅、警覺等。使人的情緒容易激動,天長地久可形成驍勇好鬥、粗獷強悍的性格。 國外的科學家們研究認為食物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如美國芝加哥大學醫院心理學家邦妮·斯普林,發現碳水化合物是一種有鎮靜作用的“安撫食物”。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可刺激大腦產生血清素——一種能使人感到寧靜和松弛的神經傳導介質。密西根大學醫療中心的精神科醫生約翰·格雷登在一次對照研究中發現,某些人在服食大量咖啡後,心情會變得更沮喪、煩躁和焦慮不安. 台灣有句俗話——借酒消秋悉更愁,這很有道理。研究表明.經常酗灑的人容易形成脾喘噓噓躁、粗野、精神不易集中,嫉妒心強等不良情緒,因此借酒消愁的結出只能是愁更愁。另外,人們還發現常吃甜食和甜制品、快餐、速食面,而缺乏蔬菜的兒童,出現自閉症、焦慮症的幾率高於一般的兒童。 當人們的情緒失常時,也往往本能地選擇一種能緩解自已情緒的食物。如憤怒時,常喜歡吃非常熱而又堅硬的食物,如硬面包、炸排骨等,因為用於咀嚼的過程,能使憤怒的情緒得到發洩。當然,這只是一種本能.而且往往受各人的飲食習慣影響。針對不同的情志狀態,選擇有關食物,常可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例如,煩躁,健忘,夜不能寐,焦慮不安的入,多食大豆、牛奶、牡蠣、鮮橙等以補鈣;多食波菜、葡萄、栗子、土豆、雞蛋以補磷;脾氣暴躁,容易發火,情緒反常者,應多食蝦、蟹、海帶、大豆、牛奶等以補鈣;多食豆類、桂圓、幹核桃仁、因循等以補充維它命B;而膽小怕事,畏懼交際,喜歡獨居,易驚的人,經常服用蜂蜜加果汁,少量飲酒,多吃堿性食物和含鈣長的食物,必有好處;喋喋不休,終日裡嘮嘮叨叨的人,不妨多食動物瘦肉、粗面粉、麥芽糖、豆制品等,以補充復合維它命B。


上一篇文章:劉建平:十年磨一劍 風正一帆懸

下一篇文章:醫生:股市太發神經 已經有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