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單身毀經濟?為何已婚者更愛花錢

  據英國《衛報》報道,似乎是時候對單身者們的瀟灑生活吐吐槽了!你們到底知不知道,不結婚的你們正在拖垮整個經濟呀!蓋洛普咨詢公司最近對13萬人進行的調查發現,結了婚的人花銷更大。調查結果顯示,結婚人數的增加會使經濟受益。


  在美國,每人每天的平均開銷如下:


  已婚的人:102美元


  同居的人:98美元


  離婚的人:74美元


  單身或從未結過婚的人:67美金


  喪偶的人:62美金


  拋去年齡統觀所有人群,就屬結了婚的人花得最多。已婚美國人的花銷比美國的人均消費水平要高,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收入比平均水平要高。單身的人花得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收入水平相對也比較低。婚姻,代表財產有了保障、開銷在增加,這些都是促進經濟的表現。


 這年頭,結得起婚的都有消費能力


當然,並不是說結了婚就會讓你多花錢,而是說結得起婚的人就代表他有消費能力。“婚姻是個奢侈品,需要你付出很大代價投資在另一個人身上。”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的社會學家JenniferSilva說到。在美國,平均一場婚禮需要花費2萬7千美元,此外,婚姻還意味著財政上要準備好去照顧另外一個人,要為了承擔家庭開銷去努力賺錢。


  哈佛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的社會學家調查了美國超過300位在職中產階級,讓他們判斷希望婚前能達到什麼樣的財政狀況。大多數人認為學業完成後找個工作有了收入就算財政穩定了。可受訪的這些人要的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工作,他們大都想要個福利好包退休的鐵飯碗工作。


 美國結婚率40年下降60%


  越來越多年輕人現在都搬回父母家住了,他們為學費貸款和穩定工作的難找而困擾,這兩樁大事令他們無法獨立,並且很難去規劃未來的生活。所以他們聽不到婚禮的鐘聲響起也就不足為怪了。美聯儲稱,自2007年金融危機開始的5年來,美國的新戶籍與前7年相比每年減少80萬個。

  很多人認為,親密關系是多麼浪漫的事——兩人初相見,天雷勾動地火,於是展開驚天動地的戀情——其實,親密關系是非常功利性的。沒錯,如果你從這個角度去檢視,就會發現的確是這樣。


  生物學家做過研究,男人和女人對求偶的標準,的確建立在一些基礎的“生存”模式的需要上。而我們更是常常見到,男的因為有錢、有勢,可以娶到又年輕又漂亮的老婆,雙方就是基於“功利”的基礎,因互惠互利而結婚或在一起的。


  其實,說白了,如果你對我的生活實質上沒有一點幫助,又讓我自我感覺不良好,我為什麼要跟你在一起呢?除非,我們已經結婚生子或在一起很久了,如果不跟你在一起,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穩定感、面子、孩子、經濟來源、親友壓力等),那麼我可能勉強留在這個關系裡面。但是,這樣的關系也不會維持太久的,因為一方沒有獲得精神上的滋養,就看他忍耐的程度有多高、願意忍耐多久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日本女人,在孩子念大學以後發動家庭革命,說什麼也不再伺候那個糟老頭了——受夠了!!


  總而言之,所有的親密關系、婚姻都是靠互惠互利而維持下去的。說的這麼直白、殘酷,原因就在於,我們有這樣清楚的認知之後,就能更加有覺知的去維系一段我們珍惜的感情,而不要等到對方外遇了,或是婚姻、關系破裂了,才如夢初醒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我為對方帶來了什麼?


  所以,當我們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可能先要想想,我為對方帶來了什麼。對方是否因為跟我在一起而獲得快樂、幸福或是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你是既得利益者——用婚姻的枷鎖、小孩的牽絆,或是財務的優勢、道德的約束來拴住對方——那麼很抱歉,對方即使不離開,他的心已經跑到十萬八千裡外了。有一天,他突然離去的時候,你就不要哭天喊地的成為一個受害者。


  結婚率降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從1970年以來這個風頭就開始變得強烈,以致到後來愈演愈烈。在過去的40多年裡,美國結婚率從1000個女人裡有76.5樁婚姻演變成1000個女人裡只有31樁婚姻。這可是60%的下降啊!


  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同居而不是結婚


  兩個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但不結婚,生活費用平攤,收入共享,同居在經濟上給雙方都帶來了好處。美國衛生部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同居而不是結婚。1995年34%的女性選擇同居,到2010年,48%的女性做出了這一選擇。如今的女性,當決定結婚時對金錢方面考慮的比過去更實際了。據統計,越來越多的人提出簽婚前協議,其中女性占絕大多數。婚姻已不再浪漫了,還是務實點吧。


上一篇文章:醫生:解開七年之癢的秘密

下一篇文章:男人性愛時最怕哪種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