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清熱利濕祛暑夏日藥膳清補

一年中夏季濕度最大.因此人經常會感到特別悶。渾身濕漉漉的。由於高溫對*的溫度調節、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等方面會產生一系列影響。所以,炎夏季節人們常感到食欲不振、倦怠疲憊、撒尿少而黃;身體虛弱或有慢性病的人還會感到睡眠困難。有的人甚至在這一時期會日漸消瘦。 那麼.從中醫養生和食療補益的角度看,要想順利度過苦夏,飲食上應該注意哪些呢?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夏天應多吃些性寒涼味酸的食物,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清熱利濕是重點 *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且因這一時期暑濕並重,更應在日常中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 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好事多磨。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食物。但應注意,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雖有清熱的作用.但也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歡吃冷飲,喝水也多,容易造成濕氣侵入體內。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保證腸胃功能的正常。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上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侯的影響易造成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吃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傷暑、暑濕、中暑等症狀出現,那麼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應該注意有針對佳,辯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夏季最宜清補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脾主水谷運化。夏季人們常感食欲暴跌,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膳食宜清淡,這樣才有助於開胃增食,健脾助運。清補的膳食一般熱量略低。其營養素的構化兩高兩低(蛋白質含量宜略高、纖維素含量應較高,脂肪及糖的含量宜略低),因此應以清淡、素食食品為主。 主食宜用粳米、麥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米飯和軟食(亦稱半流質飲食。如粥、面條、饅頭、面包、餛飩、水餃、冷面、蒸餃等),以及各種湯、羹、糊等。副食宜用味酸或性味甘涼的肉類、禽蛋類、水產類、蔬菜類、瓜果類、乳蜜類等食物,並宜用酸甜類調味品。食物烹調應以涼拌、蒸、煮、燉、燴為主,並保證鹽分的適度攝人。 夏季健脾養胃,不宜多吃冷食冷飲。適當食用冷飲。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最好別吃太多。雪糕、冰磚、蛋筒等用牛奶、蛋、糖等制成,營養雖好,但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的胃腸壁收縮,可誘發腹痛、水瀉等症狀。又如各種碳酸飲料、汽水等,大多營養價值不高,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欲。甚至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夏天可適當喝些果酒,如蘋果酒、雪梨酒、海藻酒、桑椹酒、茯苓酒、葡萄酒、山楂酒、烏梅酒、楊梅酒等。不過.對這類果酒的飲用也應有節制,過量飲用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及胃腸功能。甚至會引起酒精中毒,誘發某些心腦血管疾病。夏日藥膳推薦 在夏日裡,人們往往吃得很隨便,其實不妨試著在家中做份藥膳來上營養。制作藥膳時.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溫和的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身體偏虛,那麼就應選擇些參類作為湯料。 “三豆”湯:指綠豆、赤豆和黑大豆。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可以清熱利水、散血消腫,可輔助治療腹部脹滿、腳面膀、撒尿好事多磨等。對夏天皮膚常發的瘡瘍腫癤等有較好的排毒消腫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熱、除煩的作用,也是夏令消暑清熱的佳品。黑大豆可治傷風感冒、發熱惡寒、夏季頭痛、鼻塞不通等症。黑大豆也可用薏苡仁代替。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傷胃,益脾不膩人,藥性軟化,是一種清補利濕的夏令良藥。做法:將以上各味(每味10克為宜)置於鍋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卻後.即可連豆帶湯一起服用。 紅棗烏雞湯:紅棗自古以來是補血佳品,而烏雞更能益氣、滋陰,特別適合女性朋友.對於月經紊亂有一定療效。經常食用還有美容的效果。 天麻乳鴿湯:天麻對於頭痛發昏、肢體木效果特別好,而乳鴿營養豐富,口感滑嫩。非常適宜從事腦力勞動或用腦過度的中年女性朋友。 荷葉粥:鮮荷葉50克、粳米250克、白糖30克,將粳米放入鍋內,水適量,將荷葉洗凈,剪去蒂及邊緣,蓋於粳米上,熬至粳米熟透,揭去荷葉,加入白糖拌勻即可。對暑濕洩瀉、發昏等有較好效果。


上一篇文章:睡前喝水可預防腦血栓

下一篇文章:風趣幽默的十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