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暴躁不是「矯情」|醫學揭秘經前期情緒失控的真相

什麼是經前期綜合症(PMS)?

許多女性在月經來臨前一到兩週,會出現情緒暴躁、易怒、焦慮等症狀,甚至連自己都感到難以控制。這種狀態,醫學上稱為經前期綜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並非單純的「脾氣壞」或「矯情」。

醫學觀察: PMS常見於25至45歲女性,具有周期性反覆發作的特徵,直到月經開始後症狀才會迅速減輕甚至消失。

症狀不只是「情緒壞」

  • 身體症狀:頭痛、背痛、乳房脹痛、便秘、四肢水腫、體重增加。
  • 精神症狀:焦慮、抑鬱、情緒不穩、疲勞、性慾或食慾改變。
  • 行為影響: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低。

據統計,20%~50%的女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PMS影響,而周圍人往往難以真正理解這種不適。

為什麼會出現經前情緒失控?

PMS的發生與體內荷爾蒙變化息息相關,特別是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的波動,會影響腦內神經遞質(如血清素)的平衡,進而引發情緒與身體上的不適。

小提醒:壓力大、睡眠不足、咖啡因與糖分攝取過多,都可能加重症狀。

如何緩解與改善?

  1. 保持規律作息與適量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2. 減少咖啡因、酒精與高糖食物,均衡飲食。
  3. 適度放鬆與壓力管理,例如瑜伽、冥想。
  4. 嚴重時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或營養補充品。
別忽視這些警訊

如果連續兩次以上在月經前出現影響工作與生活的症狀,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這是對自己健康的尊重,而不是逞強忍耐。

LINE客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