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推薦:幾款秋季養生食譜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又是*進行養生的好時機,那麼秋季養生吃什麼好呢?下面推薦幾款適合秋養生吃的食譜。

  蓮子百合煲

  材料: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於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山藥牛肉粒

  原料:山藥300克、牛裡脊肉100克、胡蘿卜50克、豌豆50克。蔥末、薑末適量。

  做法:1、將牛裡脊肉切成小丁,在牛肉丁裡加入淀粉、胡椒粉、老抽、半茶匙料酒、蔥末和薑末適量,再倒一點油。用手抓勻,醃制15分鐘。

  2、炒鍋坐在火上,鍋熱後放入油,油熱後倒入牛肉粒翻炒,牛肉變紅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蔥末和薑末翻炒片刻。依次放入胡蘿卜和山藥翻炒,中間時隔一分鐘。

  3、倒入料酒調味,放入豌豆粒後調入味精和鹽關火盛盤。

  不論男女老少,山藥都是秋季最佳滋補食品。對女性來說山藥可益氣養血暖手腳。對男性來說山藥可防止“老胃病”復發。對老人來說山藥可補益中氣防感冒。對兒童來說山藥是防治拉肚子好幫手。

  香酥山藥

  配方:鮮山藥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實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山藥洗凈,上鍋蒸熟,取出後去皮,切1寸長段,再一剖兩片,用刀拍扁。鍋燒熱倒入植物油,等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山藥,炸至發黃時撈出待用。另燒熱鍋,放入炸好的山藥,加糖和水兩勺,文火燒5、6分鐘後,即轉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健脾胃,補肺腎。對於脾虛食少,肺虛咳嗽、喘者更為適合。

  炸藕盒

  原料:蓮藕一節、豬肉餡200克。蔥花一勺、薑末半勺。料酒一勺、香油半勺、淀粉一小勺、鹽一小勺。普通面粉30克、淀粉30克、泡打粉和酵母各一小撮(用手指捏一點的量)、白胡椒粉一點、鹽半小勺、溫水適量。

  做法:1、把除去白胡椒粉和鹽的所有原料放到小碗裡用溫水調成稠一點的面糊。

  2、肉剁成末,在裡面加入蔥末和薑末,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一會兒,排出肉餡裡的空氣後再調味。調入料酒、香油、鹽、淀粉,每放一樣後就攪拌一下,這樣攪出來的肉餡比較細膩。不要全部放進去後再攪拌。蓮藕洗凈、去皮,切成片,在兩片中間夾上層肉餡。

  3、用夾好肉餡的藕在面糊裡蘸一下,喜歡吃酥皮多的就裹得後一點,不喜歡的就多控一會兒。酥皮薄厚並不是面糊的稀稠決定的,而是在裹面的時候自己掌握的。

  功效:蓮藕富含淀粉、蛋白質、維它命C和B1,以及鈣、磷、鐵等無機鹽,最符合*需求,補益氣血,增強免疫力,易於消化,老少適宜,中醫稱蓮藕“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宜選藕節短、身粗為好,從藕尖數起第二節最好。

  秋季養生不愧為一個好時機,秋季各種食物齊全,各類水果也齊全,想要什麼有什麼,養生食譜也很簡單,又養生,可以做起來吃看看哦。

  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天幹氣燥,人們很容易上火。醫生指出,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肺熱,有的是胃熱。有幾個穴位,每天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放感冒的作用。

  太沖穴: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具體做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內庭穴: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難受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具體做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合谷穴最好找了,我們平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並且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你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熱、口幹,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具體做法: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

  大椎穴:該穴在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

  按摩手法: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後高熱不退。

  拿肩井穴: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

  按摩手法: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後,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

  足三裡穴: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突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突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裡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裡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只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裡穴。

  作用:足三裡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時或自覺有感冒症狀時,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私處瘙癢是女性非常尷尬的問題,又是癢的厲害更是讓女性朋友坐立不安。下面163健康就說說引起女性四處瘙癢的11個原因,女性朋友應加以重視,積極預防。

  原因1、前者表現為局部皮膚邊界不清的丘疹水皰及腐化滲液,後者因搔抓常出現皮膚增厚苔伴蘚化。外陰部白斑除引起局部瘙癢外,常伴發外陰營養不良,皮膚痿縮。

  原因2、真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瘙癢、外陰潮紅、伴豆渣樣白帶,有異味,搔抓後可引起外陰皮炎濕疹性改。

  原因3、陰道毛滴蟲病外陰、陰道瘙癢,有泡沫樣白帶,常伴有特殊異味,搔抓後同樣外陰部皮炎濕疹性改。做陰道分泌物塗片檢查可與上面的病樣區別開。

  原因4、陰虱病陰虱常貼伏於皮膚表面或附於陰毛根部,陰虱卵呈灰白色、針頭大小。陰虱的叮咬及其毒汁、排洩物可造成皮膚發癢、可產生脫屑,並繼發濕疹樣改和毛囊炎。

  原因5、蟯蟲感染主要侵犯幼女,成年女性也可感染,當夜間肛門松弛時,蟯蟲從直腸內爬出遊動到外陰部交配產卵,並辣外陰部皮膚粘膜,引起局部瘙癢。

  原因6、疥蟲感染引起疥瘡時,外部皮損最嚴重,故局部瘙癢也最明顯。

  誘因7、藥物過敏過敏體質的女性服用磺胺類或其他藥物引起的“固定型藥疹”,常發生在外陰部皮粘膜分界處,除了局部瘙癢外,可並發腐化、滲液。使用藥物做陰道沖洗或陰道內置入,如發生過敏反應及點性皮炎也可發生外陰瘙癢。

  原因9、病毒感染菜花大多發生在女性陰道壁、宮頸口及外陰部,還會出現帶有惡臭的白帶。發生在外陰部的傳染性軟疣多表現為中央有臍窩樣凹陷的圓形丘疹,也可引起外陰部瘙癢。生殖器皰疹多表現為尿道口及陰道壁出現米粒大小且明亮的水皰,伴有局部瘙癢。

  原因10、性交過敏這是兩性生存期間發生的過敏反映。分別有對*過敏,避孕套過敏,摩擦過敏者。

  原因11、其他原因女性患糖尿病時,由於尿糖對外陰皮膚的辣,容易並發毒菌性外陰及陰道炎,引起外陰瘙癢。


上一篇文章:輕信藥品廣告 蚌埠一七旬老人偷買藥被騙

下一篇文章:女性減租靠運動瘦身 掌握最佳時機瘦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