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廈門一高二男生從7樓墜下,疑似因打遊戲產生幻覺……

  我市一名高二學生昨日突然墜樓,

  至今天上午記者發稿時,

  仍在重症醫學科24小時監護,

  尚未脫離危險……

  據鄰居和家長介紹,

  他可能是因為沉迷電子遊戲出現幻覺,

  因此從自家7樓跳下。

  昨天下午5點左右,我市某中學一高二學生被鄰居發現墜樓,大家緊急將他送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搶救。送醫院時,其全身多處骨折,顱骨骨折,非常危急。

  據了解,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好,各方面都很優秀,在廈門的知名高中讀書。孩子墜樓後,他的家長非常悲痛,完全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據鄰居和家長介紹,該學生暑假期間沉迷於電子遊戲,可能出現幻覺,從自家7樓跳下。

  孩子的病情不容樂觀。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芳裕介紹,顱骨骨折的嚴重性不在骨折本身,而在於骨折所造成的腦膜、腦膜血管、腦血管和顱神經等的損害。顱腦損傷伴有顱骨骨折時,表示作用於頭部的暴力較大,腦損傷也較重。

  電子遊戲的危害

  首當其沖是大腦失控

  醫生提醒

  中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顯鐧說,每年暑假,因為天氣炎熱,戶外挪少,家長也就放松了孩子玩電子遊戲的時間管理。有的家長還頗為理解地說:“放假了,也該讓孩子放松一下。”

  殊不知孩子自控能力不強,一旦沉迷於電子遊戲,大腦猶如靈魂出竅,*六神無主,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飯、睡覺、上網),對其他一切都感到無聊。

  王顯鐧說,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腦和手機已經成人們存工作的必備,但同時, 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健康影響已被公認,首當其沖的危害就是大腦。

  大腦是*“最高司令部”,擔負著指揮和支配全身的感覺、挪動和內臟挪等重要功能。 由於長時間上網,睡眠休息得不到保障,網癮者體內生物鐘發生紊亂,造成頭痛頭昏、精力分散、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大腦內部神經遞質分泌平衡失調等。

  王顯鐧提醒,有的網遊專門設計一些致命冒險的情節和場景, 玩家不分白天黑夜沉迷其中,在已經腦疲勞的情況下,大腦猶如靈魂出竅,無法自控,極易模擬場景釀成悲劇。

  七招讓小孩遠離手機

  廈門晚報曾經在7月底關注過孩子沉迷手機、網絡的話題,引起了廣大家長的共鳴,也有不少家長、老師、醫生紛紛給出建議。如何防止沉迷,大家有這麼一些支招 ↓↓

  1. 限制玩手機的時間

  湖濱中學李老師認為, 要更改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現狀,必須讓孩子認識到電子產品的危害,並產生想要更改的願望,這是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條件。家長要通過平和的溝通,擺事實講道理,和孩子達成共識。不要情緒過激,也不要危言聳聽,否則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

  市民鄭女士說,現在有的手機有帶“學生模式”,家長可以設定密碼和密保問題。進入之後,可通過設置限制孩子玩的應用,如各種遊戲APP,並設置孩子能玩這些受限應用的時間,如每天最多30分鐘,晚上做完作業的時間段才能玩。

  在新安裝應用時,需輸入家長密碼才能安裝,這樣孩子安裝應用時,家長可以把關。在應用使用統計中,點擊進去後可以看到今天和過往連續7天的使用情況。

  2. 用市場機制解決學習與遊戲的矛盾

  李老師認為,家長要和孩子約法三章,什麼時候可以用手機、什麼時候不行、如果孩子違反規定應該受到什麼懲罰、做好了又有什麼獎勵,賞罰一定要分明,執行要堅定。

  市民李女士說,她家孩子今年8歲了,她也曾為孩子沉迷於手機、平板電腦苦惱,來硬的孩子很抵觸。後來,她想了個辦法,利用“市場機制”來解決遊戲和學習之間的矛盾。

  “ 玩遊戲的時間必須自己掙。”她說,比如作業做得好,獎勵30分鐘;幫媽媽做家務,獎勵20分鐘;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15分鐘;什麼都沒做,就沒有獎勵。

  要是孩子不自覺,偷偷玩,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要懲罰(扣除相應時間,甚至收起手機、平板電腦)。 慢慢地,孩子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掙時間”,並很享受“掙時間”,覺得有成就感,反倒對遊戲不那麼癡迷了。

  3. 用親子挪替代電子產品

  市民陳先生建議,不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以身作則,帶著孩子閱讀各種課外書籍。

  4. 到戶外親近大自然

  市民陳先生建議,多帶孩子出去旅行、郊遊,在碧海藍天、芳草綠樹中,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發現存中還有別的更好的事物。

  5. 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

  李老師說,擁有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並將時間與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時,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

  作為家長,要 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可以和同齡人良性互動的團體挪,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比如玩棋牌類、益智類遊戲,一起去參觀博物館、玩遊戲,或者去參加打球等。這既有益於孩子身心鍛煉,又有益於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

  家長還要留意孩子的交友情況,鼓勵孩子和朋友面對面的交流,少用手機短信和QQ。同時,也可以請孩子的朋友們充當監督員,在孩子違規的時候拓展適當的提醒,甚至合孩子的好友與其家長,共同參與到戒除電子產品成癮的“挪”中來。

  6. 父母減下使用手機的時間

  所謂言傳身教,當孩子看到父母都時時刻刻在玩手機的時候,他們又怎麼能不一起投入到手機的虛擬世界裡呢?

  7.父母多給孩子正面鼓勵

  廈門市仙嶽醫院精神科楊威醫生表示,如今,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孩子的存,甚至成他們最新奇、最喜愛的玩具。有的家長希望用手機、平板拓展早教,有的家長則覺得它是哄孩子的“神器”,能省心不少。

  如今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孩子不少,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若被禁止使用,就會發脾氣,甚至會出現興奮、輾轉反側、流淚等戒斷症狀。

  一個精神健康的孩子,年紀越小,越可能會對新事物沉迷。

  因此,家長們要學會如何預防小孩對電子產品成癮, 預防成癮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至今收尾,所有的縱向研究都證實, 精神健康和心理得到滿足的兒童日後成癮的風險較小。

  楊威建議,孩子需要精神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說, 父母應多花時間來陪伴孩子,而不是讓他們通過手機、平板等外物來替代父母的關愛。

  同時,孩子需要得到承認和證明,有的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其實只是為了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就感。因此, 父母應該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而不是通過玩遊戲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孩子需要得到自由和穩定的空間。不能一味地靠禁止孩子玩樂來預防成癮,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小孩為此而說謊。 應該跟他們交流,讓他們意識到長時間玩電子產品會造成的不良後果,比如影響視力、電磁輻射、長不高、心理孤僻等,如果小孩不想變成這樣,就會有所收斂。

  此外,如果孩子對電子產品成癮情況嚴重,則建議及時到醫院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施璐瑋


上一篇文章:特效減刑法來擺脫減刑藥

下一篇文章:刮痧療法竿頭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