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攝護腺癌與性的恩怨

一提誰的攝護腺出問題,甭說90%的人腦海中都出現兩個字“好色”,就連醫生也會說:性活動頻繁造成攝護腺的反復充血,從而誘發炎症。但是,最近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提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觀點:頻繁的性高潮(無論是房事、夜遺還是手淫)不僅對*無害,甚至還可能有益,這無疑給床上的猛男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出乎意料的結論“頻繁的性行為並不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4月的《美國醫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多歲時每周射精5次以上的男性,患攝護腺癌的幾率降低了三分之一。”墨爾本維多利亞癌症協會(CancerCouncil Victori)“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有可能在攝護腺的發育過程中已經決定了。”聖依萊斯研究小組8年的研究證據

據美國癌症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在每6個美國男人中,就有一個得到攝護腺癌。去年,221,000名男性被診斷患有攝護腺癌,這個數字比所有患肺癌、直腸癌和腦癌的男性加起來的人數還要多,僅去年一年,29,000人死於攝護腺癌。他們還估計,僅在2004年美國將有230,900起新的攝護腺癌個案,有29,900人將死於該病。攝護腺癌已經成為造成男人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僅次於皮膚癌。

面對如此嚴峻的事實,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周密地進行了性頻率與攝護腺疾病的研究,這是受人矚目的HPFS研究項目的一部分。HPFS研究項目始於1986年,全稱為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該項目對52,000名白種中年男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健康和生活習慣進行跟蹤調查。性頻率與攝護腺疾病的研究則始於1992年2月1日,至2000年1月31日結束,項目涉及年齡從46歲至81歲的29,342名醫務工作者。這是醫學界第一次通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運用各種統計工具,並充分考慮到飲食、運動、疾病因素等可能影響到攝護腺癌發病率的因素前提下,研究性頻率與攝護腺疾病的關系。

研究對象在加入研究小組的時候,需要提交他們在20歲、40歲和1991年每個月的射精次數,其中包括性交、手淫和夜遺過程中的射精。之後,每兩年提交一次他們射精次數的報告。

經過歷時8年的跟蹤調查,最後發現1,449人得到了攝護腺癌,其中每月的射精次數為4~7次的組患癌的人數最多。但是在每月的射精次數高於平均數的研究對象中,患攝護腺癌的風險並沒有增加,相反,在每月射精次數最高的研究對象中,患攝護腺癌的比例反而降低。數字表明,那些高潮最多的男人,即每月射精至少21次的人得到攝護腺癌的風險下降了33%;每月射精8~12次的人得到攝護腺癌的風險減少了11%;每月射精13~20次的人得到攝護腺癌的風險減少了14%。

而且,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與墨爾本維多利亞癌症協會在2003年7月公佈的一項手淫與攝護腺癌關系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那項研究由澳大利亞的流行病學家格雷厄姆聖依萊斯主持,在針對1079名攝護腺癌患者和1,259名健康男士進行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在20多歲時每周射精5次以上的男性,患攝護腺癌的幾率降低了三分之一;一星期自慰大於或等於5次的男性在70歲之前患攝護腺癌的幾率比不這樣做的男士們要少34個百分點。

證據背後的理論基礎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邁克爾雷茲曼說:“與你的同齡人相比,高頻率的射精有可能會減少得到癌症的風險。”究其原因,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攝護腺聚集著致癌物質,分泌的*中含有致癌物,而規律性的射精將有助於這種致癌物及時地排放到體外,同時也有助於減少攝護腺出現鈣化的可能性。

尤其是男人在青春期的射精頻率對於研究攝護腺癌非常關鍵。聖依萊斯小組負責人說:“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有可能在攝護腺的發育過程中已經決定了”。他說,在一個男人年輕的時候,許多的高潮可以起到“引擎的效果”,促使攝護腺細胞的完全發育。但他也坦誠,目前還沒有準備鼓勵青少年手淫的計劃,因為手淫可能會帶來其他不良後果。

福音與誤解

該結論在4月的《美國醫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一經刊出,就引起了眾多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轉載,一些心有餘且力很足的男士們更是奔走相告。但只要閱讀報告原文,就會發現非專業媒體在報道這則研究成果的時候,存在著明顯的誤導。該報告所得出的研究結論是“頻繁的性行為並不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而不是“頻繁的性行為可以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由於研究對象人數的限制,目前的研究發現還不足以支持“頻繁的性行為可以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的結論。邁克爾萊茨曼說,現在就建議人們大幅度地改變他們的性頻率以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還為時過早,但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增加,比如從一周3次改成5次。

此外,參加這項調查研究的對象都是白人。根據醫學統計,黑人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要高於白人,所以,現在還無法確認這項研究結果是否適用於所有人種。

國內結論與國外接軌

國內對攝護腺癌的發病原因和治療也在進行著不斷的研究,但像國外那樣人人配合調查、自願回答問題相當困難,尤其是一觸及到“性”,比如像月平均次數的問題要麼模棱兩可,要麼幹脆拒絕回答,所以我們只能小心翼翼地搜索資料。

國內的統計資料表明攝護腺癌的發病率在逐步與國外接軌。國外,攝護腺癌在外科癌的發病率已經擠占了第一位的肺癌,在國內,它不是第一,也應該是第二、第三。

此原因可能是國內的飲食習慣與國外接軌。因為攝護腺癌幾乎可以歸入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富貴病的行列,飲食習慣尤其是高脂肪飲食中的動物脂肪更是促使或者誘發男人發病的元兇,而恰恰快餐食品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很難有誰能對天發誓不碰那些食物,意志力在美食的誘惑下將變得異常脆弱。所以當日本人隨著移民的大潮遷居美國的時候,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這些人攝護腺癌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

在事實面前,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確實為性欲旺盛的人帶來了福音。先拋開生理不談,光從心理的角度就能讓大部分男人從害怕得攝護腺癌的恐懼中解脫出來。

當然,本病與男性激素分泌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男性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促進雄性特征的發育。攝護腺是最大的分泌腺,有內外之分。攝護腺肥大與內腺有關,而癌症高發地分佈在外腺(高達97%左右)。攝護腺隨著男性激素的支持而生長活躍。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激素水平不如年輕時活躍,因此對性腺具有破壞性的沖擊力。但美國的結論由於措辭嚴謹,還需要用大量的研究證實,這樣結論的適用范圍會更加廣泛,包括各行各業的人、各種膚色的人、各種遺傳基因的人等等。

有一點不敢茍同,攝護腺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不能認為頻繁的性生活、射精可以使攝護腺內的致癌物排除幹凈,尤其是“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有可能在攝護腺的發育過程中已經決定了”還有待重復實驗來驗證。

攝護腺癌還能過性生活嗎?

如果患有攝護腺癌,還可以進行性生活嗎?攝護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腫瘤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其特點是多發於老年男性,位置隱蔽,早期無症狀。當出現排尿困難、血尿等症狀時,往往已到了晚期。


上一篇文章:攝護腺癌為何這麼熱門?

下一篇文章:長期不射精 是否已腺癌?